生殖新知
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高危險群(2004/12/29)

 子宮內膜異位症,是婦女常見的疾病,預計約有百分之十五的育齡婦女深受此病所困擾。常見的症狀包括:下腹痛、經血過多、經痛、性交疼痛、甚至引發不孕症等。

 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必須接受侵入性手術才能夠診斷,因此很少針對一般民眾做大規模的檢查,所以對此病的發生率、高危險群等流行病學少有研究。

 有鑒於此,加拿大蒙特婁大學,從1998至2002年共有五年時間內,針對2777位曾接受腹腔鏡檢查、結紮手術或子宮全切除手術的育齡婦女,透過問卷及病歷資料,用統計學的方法來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高危險群到底有哪些。

 結果發現,沒有生過孩子、高學歷(約大學、及碩、博士)和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最容易得到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 
 推論原因,生越多孩子的婦女,本身骨盆腔結構比較健康,且懷孕加上哺餵母乳,有一年半期間不來月經,可以降低經血逆流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。

 高學歷的患者過去認為是因為晚婚,從初經到第一次懷孕的時間間隔太久,讓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機會在這期間發展出來;但是這篇研究報告認為高學歷、知識水準足夠的患者,懂得就醫治療,因而容易被醫師診斷出來,因此統計起來會呈現出高的罹患率。

 子宮肌瘤患者,因為子宮內長肌瘤,常使經血更容易逆流回腹腔內,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
 過去認為避孕藥可以抑制子宮內膜生長,因此有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效果。但本研究指出避孕藥僅有暫時性的治療作用,當停用避孕藥後,患者和一般人得到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是一樣高的。

 另外,子宮避孕器、吸煙、喝酒在這項研究中認為都不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。

(摘譯自美國生殖不孕症醫學雜誌 2004年6月份)

不孕症/人工授精/試管嬰兒諮詢專線: (07)311-3331

回上一頁

追加J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