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殖新知

影響人工受孕成功的因素【2014/08/20】


(摘譯自美國生殖不孕症醫學期刊2014年4月份)


人工受孕(IUI,又稱人工授精)是不孕症病人第一線療法,成功率雖然不高(約10至15%),但簡便、相對便宜,適用於年輕的不孕症族群。基本流程便宜,吃藥打針誘發排卵,於排卵日將先生精蟲植入母體子宮內,隨後輔以兩星期的黃體素支持療法並等待懷孕。

法國Dinelli醫師研究851對不孕夫妻,共2019人次人工受孕療程,統計其病歷資料,企圖找出預測人工受孕成功要素。

整體的懷孕率為14.8%,活產率為10.8%;續發性不孕症(即曾懷孕過的不孕)婦女做人工授精比較容易懷孕。病因如為單純排卵障礙問題(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)者,做人工授精有20~25%不等的成功懷孕率,比平均值高出一些。

誘導排卵方式也會影響人工授精的成功率,通常打排卵針者比只吃排卵藥做人工授精,有較高的成功率。子宮內膜厚薄亦會影響,研究發現子宮內膜超過10mm者,比小於8mm的有較高的懷孕率。而婦女年紀也會影響懷孕率,一般30歲以內的婦女做人工受孕有較高的懷孕率,過了30歲以後成功率逐年下滑,到40歲時成功率僅有5.4%左右,這符合卵子品質隨婦女年齡而逐年老化的定律。

男性精蟲表現在人工授精療程中,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許多研究論文都指出,非常活躍的精蟲總數必須超過200萬隻以上,才有較高的人工授精成功率,而Dinelli也發現類似情況,但他認為非常活躍的精蟲數只要超過100萬隻便有不錯的成功率。雖然統計資料看不出禁慾幾天對人工授精而言,有最高的成功率,但非常確定的,使用冷凍精蟲人工授精,似乎懷孕率都偏低。

因此Dinelli認為婦女年齡較輕、單純排卵障礙而不孕、續發性不孕症、先生活躍精蟲總數超過100萬隻,可考慮以人工授精為第一線治療;如不符上述所有條件,則應諮商是否應該直接做管嬰兒治療。


生生不息不孕症/人工受孕/試管嬰兒諮詢專線: (07)390-3390


回上一頁

追加J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