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殖新知

連續吃排卵藥 孕氣事與願違

三十一歲患者,因為月事不規則到婦產科診所檢查,經診斷為內分泌失調,由於結婚三年未能懷孕,醫師建議以排卵藥治療。在連續服藥的第三個月開始經血量明顯變少,且顏色一次比一次黑,擔心之餘,前來生生不息,想聽我的看法。


排卵藥是一種雌激素抑制劑,雖然能夠促進排卵,但同時也會抑制子宮內膜的生長。子宮內膜是提供胚胎著床的地方,如果著床失敗,便會自動剝落形成月經血。然而連續服用排卵藥,會促使內膜受到抑制而無法順利生長到適合著床的厚度,那麼即使有好的受精卵,也難以著床受孕,這可以解釋患者的經血為什麼會愈來愈少,愈來愈黑的緣故。另外,排卵藥的「半衰期」為一個半月,連續服用,可能會造成卵巢持續受到刺激,致使原本應該消失的水瘤,不但沒有消失,反而形成「卵巢囊腫」。


果然在陰道超音波下,檢查出患者兩側卵巢有大大小小的水瘤,有一、兩顆已經長大到五、六公分,至於子宮內膜厚度卻僅有半公分而已,相較於適合著床的理想厚度一公分,還有一大段的差距,於是建議患者停藥一個月。


幸好這些原本可能要被開刀的水瘤,在停藥後全數消失。接下來的一個月再讓患者服用排卵藥,並施打排卵針,以超音波追蹤卵巢濾泡的成長,在排卵當天,執行人工授精,終於讓患者如願成功懷孕。


排卵藥的使用,建議最好是使用一個月,休息一個月,讓藥物在體內完全代謝消失後,隔月再行使用,如此一來可以確保內膜不至於變得太薄,導致著床失敗,也不會有持續刺激卵巢形成卵巢腫瘤,造成難以受孕的情況。


門診常有病人會懷疑並諮詢,「是不是有可能之前的醫師用藥失當了呢?」其實也不盡然如此。因為有些患者由於體質的關係,不受排卵藥抑制內膜的影響,在連續服用藥物的一年內仍可能成功受孕。另一個因素便是本國病患的心態問題,總認為醫師少開藥、少打針,不是醫術不高明,就是沒用心在病人身上,明明人家急著要趕快懷孕,怎麼還要讓人休息一個月,根本沒有體恤到患者求子心切的想法。於是有些醫師寧可選擇連續讓病人服用排卵藥,至少使患者一直感受到醫師的照料及持續懷有期待成功受孕的心情,以減少病患流失的風險。


如果妳正面臨連續服用排卵藥,卻屢次無法如願受孕,而且經血變得深黑、量少時,建議最好休息一陣子,等卵巢水瘤消失和殘餘排卵藥代謝完後,再接受治療,懷孕的機會才可望提高。


倘若嘗試排卵藥一年以上仍難以受孕,最好到生殖醫學中心,徹底檢查不孕的真正原因,再對症治療,想成功懷孕遠比盲目服用排卵藥來得容易許多。


黃醫師的建議: 高齡(大於35歲)婦女吃排卵藥想懷孕的機率偏低,建議直接接受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,比較有機會懷孕。目前因為鼓勵生育且提供補助,來生生不息求診患者幾乎都直接選擇做試管寶寶,省時且CP質高,不少患者已成功得子,有的已經懷上一胎,目前接受第二期的補助,在得一胎,二度於生生不息畢業,正在猶豫的準媽媽們還在等什麼呢?


不孕症/人工授精/試管嬰兒諮詢專線: (07)390-3390


回上一頁

追加JS